编者按
扎根现场专注极致
保障气体低成本稳定供给
制氧总厂是公司能源输送的关键单位,对整个生产系统的供给起着决定性影响。为了保证制氧系统稳定经济运行,制氧总厂(河北荣信)改善创新小组成员长期扎根生产现场,勤于思考,敢于创新,深度挖掘内部潜能,分析各个机组运行数据,查找影响稳定运行的不利因素,仔细研究设备、工艺构造及原理,多方找寻低成本、高效率的解决方案,改善工艺设备运行效率,实现气体稳定供给和降本增效双丰收。
创新工艺技术
全力挖潜降耗
一直以来,我鼓励、带领全体员工致力于本厂工艺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,取得了一定成绩。例如:空分设备做好启车前期准备是提升效率、降低成本的技术突破点之一,为实现启车时快速高效供氧供氮,制氧总厂利用技术创新方案,提前对空分装置进行加温吹除,在需要启动时可减少加温吹除时间,达到提前出氧供应的目的。事实证明,在启车过程中,前期加温吹除时间比以往节约了36小时,实现提前出氧,也减少了电能的无功消耗。南宫28还研发了液氧返充技术,缩短了启车时液氧液面积累时间,实现快速供氧供氮,降本增效效果显著。
在组织生产过程中,南宫28发现用户用氧量不稳定,导致系统压力波动较大,氧气放散率时常偏高,造成部分能源浪费。为降低氧气放散率,科学用能,实现能源平衡,我建立《降低氧气放散率》攻关课题,根据实际生产现状制定了一系列操作方案:当炼铁机前富氧使用量有富裕时,将机前富氧补给机后富氧使用,减少放散量;当用户用氧量减少时,及时调整工况多生产液氧,便于应急和日常调峰使用,尽可能减少浪费。
技术创新、降本增效已经融入到日常工作,南宫28充分发挥自主性和积极性,深入挖潜降耗。期间发现某期实际产氧量未达到氧透压缩量,经攻关改善使氧透压缩机组氧气达到满负荷运转,减少一台活塞氧压机运行,单月节省压缩电能约52.82万度,合计26.4万元。
合理调控氮气压缩系统。调控前氮气由两机组氮透和两机组活塞式氮压机供氮,部分机组为高耗能设备,共消耗功率9450kW/小时。合理调控后,共消耗功率7650kw/时,节省功率每小时1800kw,每月节省压缩电能64.8万元。
强化设备管理
确保供气稳定
制氧总厂(河北荣信)要求全员在实践中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,根据季节特点,不断完善落实设备点检、维护责任制度,修订和完善《精益产线设备点检标准》《精益产线润滑点检标准 维修作业标准》《标准作业指导书》,严格规范职工操作过程,提高设备维护技能和维修质量,加强设备保养,降低设备故障率,确保实现安全稳定生产。
开展设备状态检测维修。设备科及点检站出台设备管理策略,提升设备管理水准,要求专业点检员对制氧设备进行全面检查,尤其是空压机、氧氮透等重点设备的振动、位移等;在日常点巡检的数据基础上,进行设备技术状况判断、设备缺陷和劣化倾向分析,找出解决方案,及时处理,避免发生设备事故。
重视风险管控
实现安全生产
结语